【时尚礼仪】孩子的修养,家长的素质

信息来源:  发布时间:2017-11-06  发布者:人文系

从小要教会孩子哪些基本的礼貌礼仪。

使用敬语让孩子的淡吐更优美

语言一门艺术,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跟别人说话要用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。您好、请、谢谢、不客气,是开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钥匙。如果孩子经常听到这些话,就会进行模仿,继而成为个人熟悉而自然的语言。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开始学说话了,父母需要在孩子那不断扩充的词库里加上谢谢。每当他要点心或玩具时,父母就可以提示他说这些礼貌用语。

孩子不爱叫人怎么办?

有些孩子在外不爱叫人,让他叫人时,有点害羞,不愿叫。这种情况下,一般是孩子的个性使然,不必强迫孩子改变。家长首先要起好榜样作用,对长辈恭谦,孩子自然会效仿。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带孩子出去,孩子见了人从来不主动打招呼,不说叔叔好阿姨好,会让人觉得孩子很不懂礼貌。

首先家长要认识到,这是个正常现象。要想改变这种情况,做家长的必须正确引导孩子。首先,在见面前,一定要先告诉孩子待会儿会见到什么人要如何称呼以及该说什么,让孩子有心理准备,甚至可先练习一下。不要命令或强迫孩子你要说阿姨好,家长要当着孩子的面,大声亲口说您好,热情地向朋友打招呼,家长只要说出来就可以啦,千万不要强迫孩子。身教比一遍一遍地命令更有说服力。相信孩子很快就会反馈你的教育结果。如果孩子表现得还不错,要及时称赞他的表现。

孩子说脏话怎么办?

有些家长,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忍不住当着孩子说了骂人的话,很快孩子就学会了,但事后家长想让孩子改口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。很多家庭都会遇到此类情况的发生。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,尤其是在语言建立的敏感时期。作为家长尽量在说话的时候注意情绪、注意用词。

遇到孩子说脏话时,家长可以对孩子置之不理。有时候家长的训斥反而对孩子说脏话的行为是一种强化。如果孩子问家长:妈妈你为什么不理我了?,妈妈可以告诉孩子:这样说话别人不爱听,就不会理你了。并告诉孩子怎样说更好。教他、建议他用其他文雅有礼的字。当孩子逐渐用规范语言替代脏话后,家长要及时鼓励和称赞孩子的正确行为。

随意插嘴、打断别人说话非常不礼貌

大人说话,小孩不许插嘴。是许多父母在与他人聊天时经常训斥孩子的一句话,但往往是孩子没有学会等待,反而更加急于表达,打断别人说话。事实上,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可以打断别人,什么时候不可以打断别人,并且应该学会如何礼貌地说打断一下

美国心理专家理察.卡尔森博士曾在《别为小事抓狂指南 父母篇》的书中建议父母,如果碰到这种情况,要先心平气和地告诉小孩:打断别人的谈话是没有礼貌的行为。但也要谨守原则,千万别在孩子插嘴时回应他们的要求,否则他们会不断重覆这可得逞的行为,尽管你已说了上百遍的:这是不礼貌的。但在你的谈话告一段落后,要主动问孩子:你想做什么,我现在可以来帮你。让小孩明白,这时候才能听他说话,满足他的需要。另一个好方法是与孩子发展一套默契。比如说,当你与人交谈时,他可以跑来捏你的手,表示他有需要,而你也可以轻轻回捏一下,表示你知道了,会尽快来处理他,在这安静的默契中,教他学会尊重大人的谈话。

餐桌上的礼仪

食不言、寝不语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,这不仅是为了健康着想,更是一种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礼仪。如果连大人自己都做不到吃饭时间不讲话、不玩手机、不看电视的话,那就不要强迫孩子做到。

吃饭时,首先教孩子正确的坐姿,不要歪着、侧着坐。给他一张舒适的儿童椅子、适合小手用的餐具。当孩子真正有了参与感时,他会努力学着像大人一样吃饭的。其次,得让孩子明白,饭桌不是玩耍的地方,而且,他不能影响别人吃饭。最后,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不喜欢的食物。好的做法是:故意给他一种他不爱吃的东西,引导他正确说出:不,谢谢。让他明白吵闹是不礼貌的行为。孩子的专注力时间有限,许多孩子不喜欢长时间安静地坐着,可以在孩子进餐完毕,但大人还没有吃完的情况下允许孩子离席去玩点别的。

公共场合不要撒泼吵闹

没有父母能忍受孩子在大庭广众红着脸大声尖叫或哭闹,甚至赖在地上不走,如果又有旁人的眼光,就更难堪了。此时的孩子知道他可以在公共场所赢得你的注意或妥协。立刻给孩子想要的东西或贿赂他们,将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;如果家长立即打骂,也只有短暂的效果,并不能教会小孩在公共场所应有的礼仪。

首先,外出前家长需要先告诉孩子,要去哪里干什么,让孩子知道会发生什么事,并说好规则,确定孩子已经听明白,并询问是否能遵守。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奔跑吵闹,可问孩子:你是要安静下来,还是要离开?如果孩子不听劝说,就冷静带他回家。让孩子清楚明白,除非学会自我控制,否则不能再出门。

不过,孩子总有一个学习的过程。到了外面,这些规则一定会被打破。这时,大人要耐心地提醒与纠正,直到小孩遵守。重要的是,大人对此的态度要温和并坚定,既不能气急败坏地以暴制暴,也不能无条件地妥协孩子的无理取闹,这个度要掌握好。

父母的影响最大

单纯凭爱是无法教育和影响小孩的,父母的潜移默化形成了对孩子礼仪教育的根本。父母鼓励教育孩子学礼仪,其实,礼仪更应该从父母学起、做起。最先影响孩子的是母亲。如果母亲在生活和工作中勤勤恳恳。哪怕她没有在生活上对孩子有过多的呵护,但子女从小目睹了母亲的坚韧与勤奋,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积极的。另外影响至深的是父亲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父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源泉。在父亲的支持下,孩子更能面对和克服生活的压力与挑战。

 

除了家长的言传身教,也可以利用儿童读物里的故事做比喻,用故事启发孩子的同情、怜悯与爱心,比讲道理更容易培养孩子温柔关怀的能力。通过模范卡通形象的树立、以及反面教材故事的呈现,会让孩子对于礼貌、礼仪认识得更加生动、更加记忆深刻。

歌德曾说:一个人的礼貌,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。其实一个孩子的礼仪行为不仅是他个人,更是孩子背后的父母乃至整个家族的一面镜子。在孩子的礼仪、礼貌行为的养成路上,就看父母怎么做了。